——益阳市专家联合会 刘锡良
当前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和争夺的焦点。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新陈代谢的世纪之交,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跨越同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技术产业就是以高科技为其核心力量和最重要的资源依托的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可以从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或科技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确定是否属于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把这两个数据定为3.5%以上和25‰以上)高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按照联合国的分类,当前世界高科技主要有八大类: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软科学技术。
以上八大科学技术乃是知识经济产业支柱的制高点,它们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煤矿、铁路、钢铁、石油、汽车等制高点。
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起步于1988年。主要体现在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境保护,以及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以新材料、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绿色纺织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步形成。撤区建市以来,全市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353项,获得科研成果316项,获得国家专利1237项,实施专利和推广科技成果731项,预计今年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可达30亿元。
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了益阳市高新区、长春工业园、龙岭工业园等十大工业园区。高新区内相继引进有纳爱斯、科力远、中科软南方、惠同、湘辉、汉森等28家高科企业及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其中纳爱斯设计能力为年产洗衣粉15万吨、液洗剂5万吨,年产值可达18亿元,去年完成产值6.35亿元。科力远公司生产规模为日产80万支,主要生产氢镍、镉镍充电电池,高能铅布电池等先进节能电池,产品远销欧美及日本、香港,去年完成产值1.89亿元,居全国同类企业前三名。“九五”以来,全市高新产业与工业同步发展,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今年落户益阳的“国家火炬计划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湖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基地”与“中南大学科技园”为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九五”以来益阳市全部工业、高新产业发展情况
时期分 年份类 指 标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br><br>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br><br>
全部工业 总产值(亿元) 105.97 118.66 128.99 136.52 145.29 158.37 177.72 203.49<br><br>
增长率( % ) 11.98 8.71 5.84 6.42 9.00 12.22 14.50<br><br>
高新产业 总产值(亿元) 2.61 4.49 5.81 6.14 7.10 10.23 12.11 18.32<br><br>
增长率( % ) 72.03 29.40 5.68 15.64 44.08 18.38 51.28<br><br>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 2.46 3.78 4.50 4.50 4.89 6.46 6.81 9.00<br><br>
200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51.28%;净利润1.89亿元,比上年增长34.04%;上缴税金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5%;出口创汇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0%。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2.46%上升到9.00%。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6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9个百分点。
(二)SWOT分析
1、优势
(1)区位。益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北近长江,与湖北石首抵界;东北濒临洞庭洞,与岳阳毗邻;西连雪峰山脉,与常德、怀化接壤;南连湘中腹地娄底市,东距省会长沙70千米;是湖南长株潭经济圈的卫星城市。区位条件优越,易于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2)交通。水陆交通便利:境内航道里程1347千米,资水入洞庭、通长江、达沿海;建有益阳火车二级中心枢纽站,连通全国大动脉的湘黔、石长、洛湛干线穿境而过,通车里程近200千米;市域公路总长3934千米,长常高速、319国道均经市中心城区,这里驱车45分钟可到省会长沙,1小时可抵黄花国际机场。
(3)设施。市朝阳开发区先后投资20多亿人民币用于交通、通讯、供水、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区内主干道30余千米,建成了日供水能力达32万吨的自来水厂,日供气能力达2万立方米的燃气站,电力容量达180万千瓦的益阳火电厂。还创办了朝阳国际实验学校、梓山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奥林匹克公园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支撑长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
(4)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素称“鱼米”、“楠竹”、“苎麻”和“有色金属”、“非金属”之乡:是国家重点商品粮、鱼、麻、棉基地之一,其中苎麻产量占全世界的1/4;桃江为“中国十大楠竹之乡”,现有竹林面积70万亩;锑金属保有量达36万吨以上,占全国储量的28%;花岗石储量达4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产品。在国内或国外叫响的高新产品有:①计算机软、硬件产品;②GK型密炼机,大口径球墨铸铁管件,双面数控研磨机,玻璃钢高速船艇;③缩泉胶襄,麻系列服饰及面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④高纯、超细、低电导二氧化锑,高档稀土氢氧化铈、碳酸铈,高强金属纤维及电磁屏蔽材料,聚酯纺粘油毡基胎布、聚酯长丝针刺土工布;⑤镍氢动力电池,高效脱硫节煤剂;⑥CCQ系列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废水COD全自动监控装置;⑦粒粒晶、辣妹子与油中王的系列产品,天然果蔬浓缩汁,生物液态肥料,绿色竹地板,全环保竹炭纤维板等。分别涉及电子信息,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农业共8个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奠定了形成高新技术优势领域、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基础。
2、差距
(1)认识的差距
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潮流,人们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情况是普遍存在和经常出现的。问题在于观念陈旧必反映为认识滞后,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和实践的落后。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感受到以下几点:
第一,科技意识不浓。部分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认识没有落到实处,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创新意识不强。从调查所及的企业看,大多希望提供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短期行为严重,有的认为高科技与已无缘,怕担风险,有的则强调益阳底子差,困难多,怨天尤人,缺乏通过技术创新谋求企业发展的认识。
第三,守旧观念突出。许多企业没有从计划经济的老套子中解脱出来,遇到问题不是到市场中去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去谋求发展,而是热衷政府干预,地方保护,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推销本地企业的产品。
有一个观念滞后导致企业由盛而衰的典型实例,值得引起高度警觉。益阳市粉末冶金总厂是我市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最早的企业,60年代曾列名于全省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重点企业和中南工业大学的实习基地,1978年就有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粉末冶金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6位,80年代初是利税过百万的盈利大户。一个这样有基础的企业,在市场经济转轨中没有跟上形势,习惯于按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运作,管理混乱,不注重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市场竞争,以致产品市场逐渐丧失,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包袱越背越重,1999年销售收入仅为1990年的60%,产品虽有销路而无流动资金运作,企业衰微破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90年代开始步入粉冶行业的重庆庆孚粉冶厂、常德桃源粉冶厂却欣欣向荣,兴旺发达,规模与效益都高出益阳粉冶厂数倍。
尤为发人深省的是,就在这困难企业内竟有一个由科技人员自筹资金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先导等离子粉末有限公司,仅有职工15人,他们采用等离子技术开发生产高强度钼粉,产品覆盖全国,1999年仅三个月时间就创产值357万元,利润127万元,纳税29万元,用于科技开发的经费达34万元。以微知著,因小见大,紧紧把握住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式微的企业可以再创辉煌,因踬的经济亦可复兴腾飞。
(2)现实的差距
①企业规模偏小。2003年全部工业企业平均产值82.28万元,规模工业企业平均产值只有1786.13万元,工业个体企业平均产值仅32.58万元;高新企业平均产值不到0.7亿元,产值过亿元的只有纳爱斯、益鑫泰、科力远、无纺布、橡机、益齿、鸿源、汉森等8家。
②全省排名靠后。200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2.12%,在14个市州中排名第8位,在湖南洞庭经济区域内同比为常德市的1/2,不到岳阳市的1/4。益阳与同处湘北洞庭之滨的岳阳、常德比,均有较大的差距;与省内外发达地市比,落后甚远。就整体而言,规模有限,缺大少强,“高技术、小产业”的矛盾更为突出。
全省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名称 总产值(亿元) 利税总额(亿元) 出口创汇(亿美元)
目标值 完成产值 完成比例(%) <br><br><br><br><br><br>
长 沙 375 386.57 103.09 53.53 2.74<br><br><br><br><br><br>
株 洲 160 145.7 91.06 23.73 2.23<br><br><br><br><br><br>
湘 潭 87 90.82 104.39 13.34 1.64<br><br><br><br><br><br>
岳 阳 84 86.4 102.86 39.44 0.59<br><br><br><br><br><br>
衡 阳 57 57.67 101.18 6.53 0.97<br><br><br><br><br><br>
益 阳 15 20.5 136.67 2.41 0.31<br><br><br><br><br><br>
永 州 41 60 146.34 12.7 0.16<br><br><br><br><br><br>
郴 州 25 27.39 109.56 3.19 0.68<br><br><br><br><br><br>
常 德 30 29.8 99.33 6.1 0.90<br><br><br><br><br><br>
娄 底 6 13.04 217.33 2.49 0.24<br><br><br><br><br><br>
湘 西 9.5 12.08 127.16 2.1 0.52<br><br><br><br><br><br>
怀 化 4 17.31 432.75 0.97 0.12<br><br><br><br><br><br>
邵 阳 5 8.36 167.20 0.66 0.10<br><br><br><br><br><br>
张家界 1.5 3.05 203.33 0.34 0.02<br><br><br><br><br><br>
全省合计 900 958.69 106.52 167.53 11.21<br><br><br><b<br><br>
③技术顶级太少。如新材料领域,暂且只有高纯、超细、低电导二氧化锑,高强金属纤维及电磁屏蔽材料等为数不多的产品。
④引投机制欠活。如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的风险保障机制;缺少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乏针对性引进顶尖人才的力度等等。
⑤发展后劲不足。本市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制度(体制、技术、管理)创新能力,不足以形成象省内外发达地市那样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链。
(3)人才的差距
益阳经济发展滞后,科技进步不快,根本问题是人才方面的差距巨大,主要表现有:
① 人才的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层次偏低;
② 引进人才不多、留住人才不力,使用人才不当;
③ 人才使用不当,用非所学,用非所长,本科生被安排去守电话.
当出纳,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石头占萝卜坑”的现象严重:有些效益较高的单位和行业,科技人才很难进入,而一些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人员却凭借关系把这些“萝卜坑”给占了。
④ 人才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是激励机制与报酬制度上有问
题,科技人员工作与生活条件较差,潜力难以发挥;
⑤业务培训不够,知识老化严重,科技人员存在着“四少”现象——订阅技术资料少、了解技术信息少、参加技术交流少、接受技术培少。
由于益阳经济发展滞后,科研条件不佳,科技人员待遇偏低,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的气氛不浓,导致了科技人员不愿来,不愿留,人才外流的问题相当突出。据近几年统计,益阳全市考上本科院校与毕业后回益阳工作的人员比为8.5:1。回益阳工作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未正式上班就外择业了。
(4)科技投入的差距
近年来,由于益阳市经济状况不良,各方面对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极大地阻碍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① 科技三项经费到位不足
按照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的精神,各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应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1%,在此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据此,1996年—1999年益阳市6个区、县(市)应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435万元,实际仅安排了965万元,年均每个区、县(市)仅40万元,个别的只有10万元左右。由于经费太少,科技管理部门无法培植和扶持有较好发展前途的科技项目,难以开展有效的科技活动,难于加强与企业、科技人员的联系,造成工作上的很大困难.
② 基层、企业科技投入太少
据调查,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研究与开发经费,有的企业甚至几年内也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于科研或技改。很多企业和基层单位总是盯着上面,希望政府予以支持。一旦政府有关部门给了科技周转金或贷款,又不讲信誉,赚了钱不想还款,亏了本或遇上自然灾害,更是赖账不还,从而影响了外部资金的再投入,终于使企业步入恶性循环,一步一步陷于停产歇业或破产解散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③ 银行贷款徒有其名
据有关方面反映,益阳市属贷款高危区,银行向企业贷款有减无增,额度逐年减少,放贷有名无实。
(5)管理与体制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有一个深切的体会,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强化管理和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等方面闯出了新路的企业就兴旺,反之则衰落。特别是领导大腐败失控时。
只有解决管理与体制问题才能培育出一批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的企业,走上振兴益阳经济的希望之路。
3、机 遇
(1)产业转移形成了后发优势的机遇。
目前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代加快,产业在国际间、地区间梯度转移和重新分工趋势俞益明显。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给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湖南融入“珠三角”、“长株潭一体化”,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撑
杆跳”机遇在即。
(3)科技兴业方兴未艾,特色产业潜力无穷。
4、威 胁
(1)“长株潭经济圈”的极化效应不利于益阳市吸收外部资源。
(2)常德、岳阳等周边城市的迅猛发展所构成的竞争压力。
(3)“农本文化”根深蒂固的阻抗效应。
益阳经济长期以农业为主,“以农为本”的经营观念广泛存在,农业文化根深蒂固。它与现代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开拓精神格格不入。农业文化本位与工业强市战略之间的矛盾,是益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威胁。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研究
(一)、整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根本、人才为核心、招商为重点,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依托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建设,立足本地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的整合,实施“12345”科技工程。
(二)、实施举措
1、更新思想观念,推进制度创新
一是推进体制创新,重点做好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及科技型企业产权重组渠道,加强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二是推进技术创新,突出增强企业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实现以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强化企业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处理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的关系;三是推进管理创新,强调以人为本,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科技、高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产学研结合,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
完整的创新链应包括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三大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二基地一园区”(国家火炬计划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基地,湖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的有利条件,加快“孵化器”建设。
3、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1)利用股份制形式,通过企业资源整合、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状大产业规模实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园区”、“五基地”、“十集团”。(“二园区”:益阳高科园、中南大学科技院。“五大基地”即: 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环保建材基地、麻棉纺织基地与速生林产业基地。“十集团”即:先进制造业集团、高新金属材料集团、新型电子产品集团、新型建材集团、精细化工产品集团、麻棉纺织业集团、优质矿泉水集团、南洲酒业集团、绿色食品业集团、速生林产业集团。)
(2)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先进科研设施及其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信息网络、数据、文献资料等科技资源的广泛社会共享,是充分利用知识积累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三分技术、七分人才、十二分数据”千真万确。要健全完善“二港二网”(益阳信息港、益阳科技信息港、益阳政府网站、益阳专家网站)等共享网络平台;要健全完善益阳信息情报所;要成立益阳信息协会;要建立企业科研、测试机构;要建立产权交易系统;要健全供需交易机制。
电子政务源于各国行政改革需要,基目的是想借助信息革命的力量来有意识地对自身结构、功能和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以谋求行政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没有电子政务的发展就没有政府信息化,也就没有社会信息化。为了推动电子政府的发展,益阳市专家联合会已网罗省、市网络专家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电子政务的推广服务,努力延拓出电子政务必须在生态环境下才能和谐发展的五维空间,并将与政府有关部门联手,不定期举办电子政务培训班。建议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以政府为核心、以“二港二网”为平台、以专家联合会为基础,完善电子政务建设体系。
(3)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推动新科技评价办法的全面实施。要改善科技发展环境,就要积极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规范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程序,引导科学技术评价工作健康发展。
(4)突破资金瓶颈,组织资本合理投入。
①各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订个五年计划,五年之内逐步到位;
②组织专门人员争取省、部的扶持资金;
③恢复招商局,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外来资金;
④企业的科技投入机制要限期逐步恢复完善。
4、优化环境,扩大交流合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 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健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形成技术与资本互利互动的有效机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龙其要吸引“海归”人员为益阳发展服务。三是加强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我市技术创新的起点、水平和效益,实现高新技术的跨越发展。
5、实施“12345”科技工程
“1”是围绕一个目标:科技兴益。
“2”是突出两个重点: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平台建设。
“3”是实施三大战略举措: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
“4”是抓好四个载体: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中南大学科技园。
高新区要进行“第二次创业”,“二基地一园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孵化器。
“5”是制定五项发展政策:一是引资引智的激励政策;二是高新产业的倾斜政策;三是产业集团的扶植政策;四是电子政务的推行政策;五是先咨询后决策的强制政策。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引擎,是开拓人类未来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