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动态

“不停电,是我们的坚定承诺”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益阳日报 孙殉华 黄维 曾骏 发布时间:2025-08-27

【益阳日报2025-08-25 第A01版 要闻】https://epaper.yyrb.cn/e/wap/show.php?classid=93&id=619778

                 ——记市突出贡献专家、国网益阳供电公司总经理刘光良

    安全帽檐下汗水不断滴落,工装早已浸透成深蓝色。八月,热浪翻涌,刘光良又一次站在益阳某配电改造现场。“我们做电力的,目标很简单——不停电。电不停,机器就能转,灯就一直亮,老百姓的日子和企业的发展,才更有保障。”

  2025年的高温天气,益阳电网迎来“大考”。8月18日,全社会用电负荷突破250.11万千瓦,历史纪录一再刷新,每一基铁塔、每一段线路都在负重运行。如何守护电网生命线?三年来,担任国网益阳供电公司总经理的刘光良,始终将“不停电”作为团队最核心的目标。在他带领下,益阳电网的可靠性显著提升,供电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冰与火中,实现“安全保供”

  

    极端天气是电网最大的挑战。每逢高温酷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刘光良始终将安全供电视为头等大事。他精心调度全市电力供应,组织巡检人员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科技手段为电网“体检”,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故障,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还常常选择在凌晨开展检修,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用电的影响。

  2024年年初,益阳接连遭遇三轮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冰雪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类型复杂,电网线路和设备覆冰厚度甚至超过2008年极值,积雪量为六十多年来最高。紧要关头,刘光良把办公室当成了“家”,连续十多个夜晚坚守岗位,每两小时查看一次冰情监测数据,实在累了就在沙发上休息。他每天组织开展多轮次会商,全面部署应对工作,还深入灾情严重的安化、赫山等地,在一线指挥抢险、慰问员工,为基层队伍带去温暖和信心。

  正是在这样的带领下,益阳电网屡次经受住极端考验,被同行誉为“益电铁军”。


  “三网共建”,点亮服务“最后一米”

  

   “他的心总关注那些服务还没有到达的地方。”谈起刘光良,公司老员工周爱中语气里满是敬佩。为了让供电企业的服务更加精准,他带头探索建立“三网(园网、社网、村网)共建”模式。

  在企业聚集的园区,电不稳?扩容慢?节能成本高?这些企业最关心的事,成了供电公司最优先解决的“心头事”。金博碳素的生产线用电量大幅增长,电却从没拖过后腿——“电稳定,我们扩产才有底气。”湖南金博碳素负责人感慨道。作为全市“一号工程”,该企业年用电量达5亿千瓦时。为保障其顺利生产,刘光良组织团队倒排工期,以超常规速度完成变电站建设,每度电为企业节约1分钱,年省电费超百万元。三年来,“园网共建”驻点服务,益阳供电公司累计为客户节约办电成本超2亿元,大工业电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真正做到了“用电更省心、生产更放心”。

  社区里的“社网共建”,则让老城区变了样。供电网格员走进小区,现场办业务、马上排故障。刘光良主张将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融入益阳市社区“三长制”建设,1326名电力联络员与社区片、组、邻长紧密协同,共同推动解决小区飞线治理、用电安全和电动充电设施配套建设等问题。街坊们都说:“现在电有人管、事有人问,心里很踏实。”

  但最难的还是那些“电线末端”的村庄。在他的推动下,“村网共建”动起来了——安化平口镇,31个村散落在崇山峻岭中。电压不稳、维修不及时,曾是村民们最大的烦恼。在他的推动下,益阳公司探索出“村网共建+共享电工”新模式:电路老化、开关跳闸、灯不亮了……这些曾经让人头疼的“小毛病”,老乡手机一点,电工很快上门。“以前电路坏了,不知道找谁修,现在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一位村民笑着说。

  目前,已有333名“共享电工”培训上岗,回归乡村提供供电服务。这一创新被市政府命名为“平口模式”,正在安化全县推广。

  山再高、路再远,电,不再是发展的短板。那一根根电线、一座座电塔,连起的不仅是电路,更是企业与家园的希望,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刘光良常说:“电力人不仅要懂电,更要懂时代。技术走在前面,服务才能落在实处。”

  他敏锐推动数字化转型,让“数据跑代替人工跑”。公司大力推行线上会议、移动审批,基层员工打开手机,就能完成以往耗时耗力的流程。6个专业、17个审批事项从“纸上”搬到“指尖”,文山会海瘦身,效率显著提升——“现在我们有更多时间跑现场、服务客户了”,一位客户经理这样说。

  刘光良格外重视“实用的创新”。在他的推动下,公司自主研发线路除冰装置、企业节能系统等多项技术,不仅在实际应用中有效解决了线路冻结高危风险,还为奥士康等高耗能企业精准降耗。这些“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成果,多次获得省级管理创新奖项。

  市专家联合会主席王锡良这样评价他:“他的思路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推门问需。灵感来自调研,成果经得起实践。”在电力行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刘光良系统提出“234”改革思路,历经两年探索打磨,获国网高层高度认可,相关课题屡获省级管理创新奖和青创赛奖项。

  2023年以来,国网益阳供电公司荣获“湖南省文明单位”“国家电网示范工区”等称号,员工马昌杰获评“中国好人”。荣誉背后,是在刘光良带领下,三千名益阳电力人的日夜奔赴。

  电,是看不见的风,是摸不到的光,却是最真实的时代脉搏。刘光良和他的团队,正与时代一起脉动并忠诚守护——不停电,是他们最朴素的承诺,也是最深的执着。